大巴沿著涅瓦河前行,涅瓦河深邃幽藍,陽光下泛起粼粼波光。與威尼斯的靈秀雋永相比,這座以彼得大帝命名的“北方威尼斯”更為古樸莊重,依稀可見昔日帝都之氣。 ![]() 以下都是我在車上拍的? ![]() ?遠遠望見彼得大帝青銅像 ![]() ? ![]() 涅瓦河上有著數(shù)不清的橋 ,近衛(wèi)軍大橋 ![]() ? ![]() ? ![]() ? ![]() ? ![]() ?圣彼得堡報喜橋。十九世紀中葉,出現(xiàn)了橫跨涅瓦河的第一座固定橋:報喜橋。建于1843~1850年,長331米。也是圣彼得堡第一座可開啟橋梁。 報喜橋,曾叫涅瓦橋。1850年11月12日,因坐落在涅瓦河左岸的報喜廣場和報喜教堂(1929年拆除)而更名為報喜橋。1855年,沙皇去世,報喜橋被更名為尼古拉耶夫斯基橋。1918年11月17日,為紀念1905年率“奧恰科夫”巡洋艦起義的施密特中尉,大橋又被更名為施密特中尉橋。2007年8月14日,改回原名“報喜橋”。 ![]() ? ![]() 圣彼得堡有許多斯大林時期的建筑,層高基本4、5層,看上去敦實牢固,外墻有好多精美雕塑 ![]() ? ![]() ? ![]() ?1939年建造的房屋,還有五角星的插旗座。娜霞介紹,俄羅斯人喜歡蘇聯(lián)早期的房屋,質量有保證 ![]() ? ![]() ![]() 車觀圣伊薩克教堂,行程有參觀 ![]() ? ![]() ?店鋪櫥窗窗口的擺設, ![]() ?駟馬橋。這是由四座雕像組成的群雕,分別坐落在橋的2邊。每一匹馬由一位馬夫拉著,如果細細的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這四座雕像組成了一副栩栩如生的馴馬圖。 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四尊雕像被深埋在離駟馬橋不遠的阿尼奇科夫宮的莊園里,逃過了法西斯的魔掌,在原來雕像的位置被放上了裝著干草的箱子。1945年5月1日,四尊雕像被重新安放回原位。但在德國的炮火下,駟馬橋受到了相當大的損壞,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在其中的一個被損壞的大理石座上留下了一塊牌子,寫到“這個痕跡是在1941-1944年法西斯為侵略列寧格勒而發(fā)出的148478炮彈中的一枚造成的”,在二戰(zhàn)還未結束時修復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 ? ![]() 愛學習的小姑娘? ![]() ![]() ![]() ![]() ![]() ![]() ![]() ![]() ![]() ![]() ![]() ![]() 車拍 葉卡捷琳娜銅像,以后有參觀時間 ![]() ?俄羅斯人信奉東正教。教堂隨處可見 ![]() ?涅瓦大街,以后篇章有詳細介紹 ![]() ?位于冬宮廣場舊海軍部 ![]() ?位于冬宮廣場舊海軍部 ![]() ![]() ?俄羅斯崇拜英雄,銅像到處有 ![]() ?? ?? |
新跟帖 (共1 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