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定植后當年技術管理要點
? ? 1、??葡萄定植后要及時澆水。嚴格掌握“成活在水,壯樹在肥”的原則。如果定植溝在種植前沒澆過大水時,應在葡萄種植后澆一次大水,使溝土沉實土塊變細,土肥結合。澆大水后要及時中耕保墑。 ? ? 因葡萄種植后根系很淺,所以在發(fā)芽前后,只要有5-7天無雨,應澆水一次。 ? ? 澆水的方法應結合松土——澆水前把葡萄根際邊上的土層拉開,澆水滲透后復土。此方法北方果農稱之為“偷澆水”。這種方法不易使土壤板結,是促進苗木成活的好辦法。 2、? ?? ?及時開溝,實行三溝配套。葡萄畦之間的溝系叫“墑溝”一般寬60-80cm,深30-40 cm,即可以澆水排水,又是作業(yè)道路。? ?? ???畦頭與畦頭接壤的地方開一排水溝,溝深80cm –90cm??寬100cm左右名曰“腰溝”(腰溝間距一般60-80米)。葡萄園四周的溝叫“圍溝”,一般深度達100cm以上,寬150-200cm。只有實行三溝配套,才能真正做到葡萄園的水分能夠澇能排,旱能灌。 ? ? 3、??葡萄園地面管理實行一年內兩頭“清耕法”,中間“生草法”或“覆蓋法”。 ? ? 葡萄定植后到梅雨前,要勤松土,保持園內無雜草(如果播種豆類作物時,葡萄苗周圍至少要留出100 cm大小的范圍,播種作物不能有爬藤,高桿品種,葉菜類在秋冬季也不要種),梅雨時地面生草,出梅高溫時地面要有草,如果梅雨期長,草太旺時可以采取刈草法,草高不超過30cm。也可在出梅之前用植物楷桿(如油菜殼、麥草、麥殼等)覆蓋葡萄邊際的地面。覆蓋寬度不少于2米,厚度不低于10 cm。這樣可維持土壤溫度在高溫時不會升得太高,保護葡萄根系的生長。到八九月份,秋施基肥前實行中耕法。把雜草連根除掉,收攏一起,施基肥時一塊翻在地下。 葡萄園盡量少用除草劑,或不用除草劑。要使用時只能選擇“草甘磷”一類農藥,使用濃度是10%草甘磷用100倍左右,再加入0.2%尿素,以提高藥效。雨季時再加入0.2%中性洗衣粉,提高粘著度。 4、? ?? ?及時追肥。葡萄苗發(fā)芽后15-20天,看到葡萄新梢已長出3-5片葉時,而且長勢正常時才能施追肥。 ? ?施追肥的原則要掌握“先稀后濃”、“先少后多”“少吃多餐”的原則。在肥料種類上,6月底前以氮肥為主(尿素、人糞肥等),7-8月份以復合肥(氮磷鉀)三要素復合肥,最好是進口硫酸鉀復合肥家加人糞尿為主9-10?月份在施基肥時加入適量尿素和過磷酸鈣。 施追肥的方法是在葡萄苗根際邊開半圓型淺溝,追肥后緊接復土。地干時接著澆水(就是人糞尿也要開溝施)。 追肥時間一般自4月中下旬開始,每隔10-15天施用一次,全年8-10?次。天好時可把尿素和水溶在一起澆灌。一開始每株小苗只能施15-20克尿素,每畝地在4公斤左右。以后隨苗勢的強壯,長大,可逐漸增多,8-9月份每畝可施復合肥16-20?公斤。 ? ? 5、??秋施基肥。 ? ?(1)? ?? ???時間:國慶節(jié)前后。 ? ?(2)? ?? ???肥料種類:豬糞、牛糞、雞糞等有機肥料,最好發(fā)酵過。每畝數(shù)量:3000-5000公斤,過磷酸鈣(如果是酸性土就用鈣鎂磷肥)100-150公斤。 ? ?(3)? ?? ???方法:離開葡萄主蔓50公分,挖條狀溝。溝深50公分寬60公分。做到土肥拌合均勻,磷肥施在地表20?公分范圍內。 施基肥后及時灌水一次。 ? ???6、??冬翻。11月葡萄葉片脫落后,“小雪”前后即可翻地。要求深30公分左右,根際淺,溝邊深。 ? ? 二、病蟲害防治: ? ? 1、??全年用藥歷(根據(jù)天氣變化,物侯期的早晚,用藥時間與種類可能有所變化) ? ?(1)? ??4月中下旬用多菌靈500倍液加乙酰甲胺磷1500倍加0.1%尿素。 ? ?(2)? ??4月底用百菌清700-800加0.2%尿素(有蟲害時仍加1500倍乙先甲胺磷)。 ? ?(3)? ??5月上旬用大生M45 700倍加0.2%尿素。 ? ?(4)? ?? ?? ? 五月中旬前后用“黑痘凈”1000倍或百菌清700倍加0.2%磷酸二氫鉀加1500倍乙酰甲胺磷。 ? ?(5)? ??5月下旬用1:0.8:260倍波爾多液加0.2%尿素(藤稔與歐亞種葡萄不用波爾多液,用“綠乳銅”或大生M45代替)。 ? ?(6)? ??5月底6月初用甲基托布津800倍加0.2%磷酸二氫鉀加1500倍乙酰甲胺磷。 ? ?(7)? ??6月中旬(入梅前)用1:1:250波爾多液加0.3%尿素。 ? ?(8)? ??6月底7月初用1:1:220倍波爾多液加0.3%尿素。 ? ?(9)? ??7月中下旬用多菌靈500倍或百菌清800倍加0.2%磷酸二氫鉀。 ? ?(10)8月初到上旬用大生M45 700倍加0.2%磷酸二氫鉀。 ? ?(11)月中旬用1:1:200倍波爾多液加0.3%尿素。 ? ?(12)8月下旬到月底用甲霜靈錳鋅800倍或乙磷鋁250倍加0.2%磷酸二氫鉀。 ? ?(13)9月上中旬用大生M45 600倍加0.3%尿素。 ? ?(14)9月底到10月上旬用1:1:200倍波爾多液加0.3%尿素。 ? ?(15)10月初到10月上旬用1:1:200倍波爾多液加0.3%尿素。 ? ? 2、??綜合防治: ? ?(1)葡萄發(fā)芽前用3-5度石硫合劑消毒。萌動期(發(fā)芽前)用1:10硫酸銨。 ? ?(2)注意及時排水和灌水,做到葡萄園內不積水。高溫干旱季節(jié)5天左右澆一次水。 ? ?(3)發(fā)現(xiàn)病蟲害葉片、新梢,要及時清除出園。 ? ?(4)用藥周到細致,藥水要足量,方法要科學。 ? ? 三、樹體管理: ? ? 1、??抹芽——4月初到中旬末,發(fā)芽后對雙芽枝保留1個,每株苗留2個芽做為主蔓培養(yǎng)。如果只發(fā)一個芽子時,在4-5片葉時摘心,留好兩個頂生副梢作為主蔓。 ? ? 2、??主梢摘心——當新梢達到第一道鐵絲高度(60-70cm)時,開始摘心。摘心口留3個副梢,頂生副梢向上生長做主蔓延長枝,兩個側生副梢向兩邊生長,作結果母枝培養(yǎng)。其余下部副梢可留1葉重摘心。 主梢摘心前(新梢達50cm左右時)進行綁梢(達不到鐵絲高度的對新梢實行“吊綁”)。 3、? ?? ?副梢摘心——當?shù)谝淮握暮蟾鄙页^第二道鐵絲時(達50米以上),進行摘心。摘心口仍留3個副梢和主梢摘心時一樣。第一副梢作為主蔓延長枝(向上直立綁扎),第二第三副梢向兩邊生長,可以不綁扎,任其吊在外邊,做結果母枝培養(yǎng)。其余副梢留一葉摘心。 ? ? 第一次摘心時側生副梢達7-9片葉摘心。除墑心口留一個副梢外,其余副梢抹除。 4、? ?? ?及時去卷須。主蔓綁扎姿勢呈倒八字型,從第一道鐵絲開始,兩主蔓間角度逐漸加大。 5、? ?? ?如果8-9月份新梢仍然長勢較旺時,可行第三次摘心。這次摘心口只留兩個副梢,到第三道鐵絲時,不再向上引縛,使其下垂生長。 四、??其他管理: 1、? ?? ?及時埋設架材——葡萄水泥柱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埋好。水泥柱規(guī)格要求12╳12或10╳12澆制時的鋼筋4條-2條柱長2.8-3米。埋土70cm如果是大棚葡萄邊行水泥柱長2.4-2.5米,中間行水泥柱長3.5-3.6米,埋土部分達70cm。 2、? ?? ?常規(guī)栽培(露地種植)實行籬架式要求拉4道鐵絲,第一道離地面60cm,第2、3、4道間隔40-50cm。大棚葡萄實行“籬棚架”,第一道鐵絲離地面70cm籬架再間隔45cm拉兩道鐵絲,籬架3道鐵絲后轉間棚架。 ? ? 拉鐵絲的時間最好在5月份完成,常規(guī)栽培當年除立架3道鐵絲外,棚架上也要拉1-2道鐵絲。 ? ?3、實行大棚葡萄栽培時,要在葡萄落葉前搭好大棚(一般10-11月份),12月落葉后修剪用1:5石灰氮涂抹芽眼,在元旦后覆膜保溫。 大棚葡萄花期前后主要技術管理內容 大棚葡萄花期前后主要技術管理內容 談談葡萄冬季修剪 一、? ?? ?? ?架式與樹形: 上海郊區(qū)的葡萄種植,一般采用籬架。無論是雙十字V形架還是雙主蔓單臂立架均屬于籬架栽培?;h架在南方一般是無主干,從地面直接培養(yǎng)2-4根主蔓,主蔓上著生結果母枝。每年冬季對結果母枝進行短截更新(可以是單枝更新,也可以是雙枝更新,主要看架面空間大小)。主蔓在正常情況下只做局部調整,如果勢力衰退或者是擴大樹冠就要做大的調整,甚至于對主蔓全部更新。 當前葡萄管理上突出的問題是:主蔓低,樹形亂,大枝多,架面擁擠,結果母枝延伸太長,結果部位得不到固定。目前這一類的成齡樹應進行改造。 1.? ?間挖過密株或過密行?;h架要求行距在2.5-3米,行距小于這個標準時光照,通風不良,既影響產量又影響品質。株距大小按照品種、長勢、樹齡而定。以巨峰、藤稔為例,籬架種植結果第二年株距應在3米左右,結果第三年、第四年時應擴大到5-6米。棚架行距應在4.5-6米之間,行距小時應挖掉過密行。 2.? ?主蔓(主干)抬高,達到離地面1米以上,最好1.3-1.5米。主蔓(主干)低不利于病蟲害的防治,還會惡化園內的通風光照條件 3.? ?培養(yǎng)固定的結果枝組。葡萄和桃子、梨、蘋果一樣,要想穩(wěn)產一定要有固定的結果部位(枝組)。葡萄因為是蔓性植物,它的結果部位必須是伴隨著架面(空間)而存在的。所以結果枝組要培養(yǎng)建造在適宜的架面鐵絲上。目前生產上流行的是一味的把結果母枝向前放,而不留后路,使架面一年生枝,二年生枝,甚至三、四年生的枝條交叉重疊捆在一起,形成一種捆綁式修剪,造成架面紊亂,樹勢衰退,品質不良。 二、? ?? ?? ?修剪原則與方法 1.??先看后剪――修剪要對癥下藥,堅持先看后剪的原則??吹膬热莺芏?,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看品種:不同品種有不同的剪法。比如選留結果母枝,巨峰系(歐美雜交種)宜選擇直徑0.6cm左右的一年生成熟枝條,粗度大于0.8cm,特別是大于1cm時,屬于徒長枝,最好不用做結果母枝。而無核白雞心(歐亞種)宜選擇直徑1cm以上的一年生成熟枝做結果母枝,最好達到1.2cm左右。有的品種易成花,結果性能好,母枝剪留長度,以及留芽量等都可以留得短一些,少一些,反之,則要留得長一些,多一些。 二是看樹勢:即便是同一品種,長勢不同,修剪輕重、方法也不能一樣。如幼樹易長旺,應輕剪長留,以長梢修剪,超長梢修剪為主;成齡樹長勢有的中庸,有的健壯,有的則出現(xiàn)衰退。健壯樹以中、長梢修剪為主,衰退樹以中短梢修剪為主。留芽量也不能一樣。健壯樹宜留多一點,衰退樹宜留少一點。樹勢不光是“剪”出來的,而且是“管”出來的。冬季修剪只是“管”字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重要環(huán)節(jié)),還有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產量的控制等等都是重要的管理內容。 三是看架面:所謂看架面就是看空間的大小,能容納多少根母枝,多少個芽眼。既要看一株葡萄樹所占有架面的大小,又要看相鄰葡萄樹之間的架面。內容量大的架面可以多放一些結果母枝,多留一些芽眼;反之則少放少留。中國有一句俗話說“看菜吃飯”,意思是菜、飯之間應該相互搭配,相互協(xié)調,葡萄修剪也有類似的道理。當前葡萄修剪中最大的問題是架面太亂,鄰里關系不清,往往一株葡萄樹的架面上,被來自近鄰或遠鄰的枝條(包括一年生、二年生、甚至三年生枝)所占據(jù),而自己的枝條又要遠遠的伸到別的葡萄樹的架面中去。 葡萄是蔓性植物,看似修剪容易,隨便把枝條拉來拉去都可以,但實際上是沒有弄懂修剪。中國的蘋果、梨、桃子修剪都很講究,特別是蘋果,對修剪研究很多,特別在枝組的培養(yǎng)與修剪上應該為葡萄修剪所借鑒。 2.先長后短――葡萄冬季修剪中對結果母枝以及主蔓帶頭枝的剪留長度應本著先長后短的原則。因為從工作順序上看,是先剪后綁(先修剪,后綁扎),如果不留有余地,一剪定乾坤之后,等綁在架面上時如果顯得短了就會造成架面的浪費。當然,長度的選留還要看母枝本身的粗度,以及綁扎方法,直綁、斜綁、平綁對母枝長度要求不完全一樣,直綁最短,斜綁、平綁居中。 3.先多后少――對于一株葡萄樹的修剪,前后可分為初剪和復剪兩個過程,就象我們做工作一樣,做完以后要檢查一遍。初修剪過程中結果母枝(包括結果枝組)要適當多留一點,如確實架面容納不下時(一般是在綁扎過程中發(fā)現(xiàn)),應在復剪時去掉。 4.先早后晚――指品種間修剪的順序,按照枝條成熟的順序來講,一般是早熟品種采收早,枝條成熟早,可早修剪;中熟品種居中;晚熟葡萄采收晚,落葉晚(一般大棚葡萄的晚熟品種屬于歐亞種),枝條成熟晚,修剪宜晚。 三、留芽量與留枝量 葡萄留芽量代表葡萄修剪量。留芽多,亦輕,留芽少,亦重。適合的留芽量標準,是樹勢穩(wěn)定,產量穩(wěn)定,品質優(yōu)良的保證。所以對每個品種,每種樹勢,不同樹齡,確定適宜的留芽量是很重要的。在上海郊區(qū)就一般品種而言,留芽量的標準可以用留梢量來推算,其標準是冬季留芽量的2――2.5倍。也就是說夏季每畝地需要留梢4000――5000根時,冬季留芽的下限是8000個,上限是12500個。以巨峰為例,露地栽培(常規(guī)栽培)時,如果要保障品質優(yōu)良,每畝地產量宜控制在1500kg-1750kg,如果每穗葡萄0.5kg重,每畝地需留3000穗至3500穗。按梢/穗1.2:1-1.4:1計算,每畝留梢3600根至5000根(5000根以下)。由此推算,冬季修剪每畝留芽產量在8000個至10000個足夠(按萌芽、成枝率50%計算)。 大棚葡萄因為光照較差,空間利用面積為常規(guī)栽培的85%左右,所以產量應控制在1000kg以下/畝,留梢量在2800根至3000根之間,冬季剪留芽量6000個至8000個足夠。 一般樹勢較旺的留芽量宜多,留枝量宜少(修剪宜輕),枝/芽大;樹勢較弱的,按同樣留產標準,留枝量宜多,枝/芽小。由此而言,絕對留芽量的多少并不完全代表修剪量的輕重。留枝量與留芽量的合理配比,才能確保葡萄樹勢壯而不旺,穩(wěn)產優(yōu)質。 四.與葡萄相關的兩項工作: 1.?清園――葡萄冬季修剪中需要注意與清園相結合。如剪去枯枝,殘樁,卷須,果梗等。同時還要注意在選留結果母枝時不用帶病蟲害的枝條。如患有黑痘病的一年生枝條上邊會有凹陷不規(guī)則的細小病斑;患有白腐病的枝條會出現(xiàn)病皮呈絲狀縱裂與木質部分離的現(xiàn)象,葡萄透翅蛾危害的枝條,如不枯死時會在蛀孔處有大量蟲糞排出,修剪時不僅要剪掉,還需將病蟲枝集中燒毀。 2.?間挖――這項工作前面已經講過,其意義和作用非常重大。如果植株密集,勢必架面太擠。在生產上要講究有效枝葉量(合理的葉面積系數(shù)),而不是枝葉越多越好。有的認為植株間挖以后,會影響產量,比如原來一畝地200株葡萄,會有2000kg左右的產量,間挖一半剩100株,可能就達不到2000kg產量。先不說每畝地產2000kg是否合理,能否達到優(yōu)質,就產量而言,每畝100株葡萄也完全能夠達到上述產量。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上海農學院植科系果樹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曾在馬陸園藝場做過調查,大株距籬架栽培的巨峰,每畝44株,其花序量超過1萬只,在控產條件下,每年畝產達到1750kg。何況現(xiàn)在的葡萄市場屬于買方市場。如果不能優(yōu)質,產量再高也是無效勞動。 簡易設施栽培栽植當年管理技術規(guī)程 .1 優(yōu)點: 1.1.1 結構簡單:果農只要根據(jù)自己土地地塊大小、品種生長特性確定種植株距,然后再確定豎樁間距豎水泥樁,每根水泥樁上綁兩根不同長短的水泥橫梁,再用鋼絞線將水泥樁縱橫固定,頂上均勻綁上竹弓即基本形成了簡易大棚(見圖1)。 1.1.2 適用面廣:果農可根據(jù)各自的地理、氣候環(huán)境、面積大小、品種熟期和鮮果市場需求選擇聯(lián)棟或單體、保溫或避雨大棚。平原地以聯(lián)棟大棚為佳,單體大棚對山坡地較為適用。避雨大棚只需在單體大棚頂面蓋上棚膜即可,保溫大棚需對天溝、大棚四周進行封膜,超早栽培還需在居棚內增設小棚膜。并可按時作業(yè),不受雨天影響。 1.1.3 造價較低:簡易大棚耗材少、結構簡單,所用材料、人工費(不包括農膜等其它農資費用)僅需2000多元,其成本不足綱架大棚的1/3,新老果農都能承受。 1.1.4 抗風力強:只要棚體縱橫鋼絞線、邊樁線拉緊固定好,邊樁線固定水泥塊埋深壓實,其抗風能力明顯強于綱架大棚,浙北及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多年遇臺風影響均沒出現(xiàn)塌棚現(xiàn)象。簡易大棚每年只需將竹弓、竹夾作適當調整添補和幾年再緊固一次鋼絞線及吊樁,使用壽命可在20年以上。而鋼架大棚的壽命一般達不到這年份,也必須每年調整添加材料,如遇大風造成塌棚,鋼架大棚就基本報廢。 1.1.5 效益明顯:采用葡萄簡易保溫(避雨)大棚,可減少葡萄病蟲害的發(fā)生率,降低用藥成本,提高葡萄坐果率,減抵酸度,提高葡萄品質和質量;采用葡萄簡易保溫(避雨)大棚還可調節(jié)水果市場,特別是可彌補市場空缺,提高果農經濟效益。簡易大棚成本較低,而產生的效益與鋼架大棚相同,比露地栽培高出17%以上,畝產值多年突破萬元大關,因而性價比優(yōu)勢突出,有利于無公害標準化規(guī)模生產。 ? ? 葡萄簡易保溫大棚栽培是屬于技術性很強的精細型農業(yè),對棚內小氣候(如光、溫、濕、氣等)尤其對溫濕度有調控是葡萄管理成敗的關鍵。 1.2 葡萄架式: 目前,浙北及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新發(fā)展的葡萄面積已基本采用簡易保溫(避雨)大棚設施栽培這一模式。架式采用水泥柱雙十字V形架。行距2.5~2.7m?,柱距4~5m。樁柱總高度2.8~2.9m,離地面85~90cm在水泥柱上縱向拉一條底層鋼絞線,在底層鋼絞線以上25cm與60cm處分別架60cm與100cm長的橫梁(竹、木、水泥構件、角鐵均可),橫梁兩邊各拉1條縱向鋼絞線。距100cm長橫梁上方45cm拉一條橫向雙股鋼絞線。冬剪后將結果母枝水平綁在底層鋼絞絲上,翌春新梢等距離綁縛在兩邊鋼絞絲上,形成V形葉幕。整個生長期形成了“三帶”,下部為通風帶,中部為結果帶,中上部為光合帶,為規(guī)范化管理創(chuàng)造了條件。 1.3.1 架式:雙十字“¥”形架,即離地面高80cm-90cm扎一根底線,離底線高25cm扎一根長60cm的橫梁,離橫梁高35cm再扎一根長100cm的橫梁,形成雙十字“¥”形架,水泥柱頂端扎一道雙絞鋼絲線。在雙十字V形架基礎上搭建保溫(避雨)棚,每一縱搭一個葡萄避雨棚(見圖2)。 1.3.2 架柱:水泥柱規(guī)格8×8cm、長2.8~2.9m,埋入土下0.5~0.55m,柱頂頂部形成一條小槽以備固定頂端鋼絲之用,地面離柱頂2.3~2.4m,立柱時注意縱、橫要對齊,柱頂高度要一致。 邊桿:長210cm,規(guī)格7cm×7cm,用4根2mm,長205cm的鋼筋,畝用數(shù)量不能定,按需要計算。 1.3.4拉絲:柱頂及橫梁兩邊各拉一條鋼絞絲,共3條(細鋼絞絲要用2根)?,將其引到柱外1m處,錨石埋于50~60cm深的穴中。柱頂用布包扎,以免造成農膜破損。 1.3.5 拱片:每隔50cm放置一片長2.2~2.6m,寬?2.5~3cm的毛竹拱片,中心點固定在中間頂絲上,兩端固定在鋼絞絲上,拱片要刨光。 1.3.6 覆膜 用2.2m~2.6m、寬0.03mm厚的薄膜蓋在避雨棚的拱片上,兩邊每隔35cm用竹(木)夾夾住,然后用壓膜帶或布條按拱片距離斜向將塑膜緊壓固定。覆膜不能用0.01mm的地膜。布條要牢固,膜面要平展。 注意:在豎桿時,要考慮品種抗性差異使用膜的寬幅,一般白雞心、里扎馬特等抗性較差的品種要考慮250cm膜,抗性強的歐美雜交種用200cm膜,介入兩者之間的用220cm膜。在橫植線時要考慮既不撞頭,又要地面操作方便不碰頭來決定桿子頂部的高底。 2 建園與栽植 2.1栽植前的準備 ★栽植準備主要是選好園址建好園,做好灌、排等基礎設施建設。 ★搞好翻耕、整畦、挖好定植溝并施足基肥。 ★栽植時期最好在12月~次年2月。栽植方法采用密植栽培,栽植密度為250~300株。 ⑴葡萄栽培因首先定位在生產無公害優(yōu)質葡萄。因此,果園必須選擇在遠離污染源,或建在污染源的上游、上風地段,大氣質量穩(wěn)定,空氣清晰,水質純潔,土壤不含天然有害有毒物質,肥力較高,土壤的PH值保持在6.5~7.5范圍內,無農藥殘留污染的良好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地區(qū),以免葡萄遭受危害,影響葡萄質量。 ⑵由于葡萄鮮果的貯運性是根據(jù)特定有品種、時限、空間決定的。因此,園址應選在靠近城市郊區(qū)或鄉(xiāng)鎮(zhèn)消費市場,或交通十分便利的地方。 ⑶園地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確保葡萄正常生產所需灌、排水。 2.1.2整地與施肥 ? ? ⑴整地:葡萄是多年生果樹,根深葉茂才能達到早果、優(yōu)質、穩(wěn)產。因此,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或將低田改造成排水良好的地塊。對全園進行耕翻,行距確定在260~280cm,每兩行要有一條寬、深各30cm以上的灌、排水溝。 ? ? ⑵整畦:行中間挖栽植溝,寬40~60cm,深30~50cm,根據(jù)地理條件,表土與心土分開堆放。整畦時把邊上和面上較疏松的土往中間耙成龜背形,以推高有效土層(見圖3)。 ? ? ⑶基肥:挖好栽植溝后,在溝底放一層麥桔、稻(雜)草等,與土混合,鋪一層松表土,上再鋪有機肥,按每畝3000~5000千克的畜禽糞或200千克左右的餅肥施入栽植溝,肥與每畝50~75千克磷肥及表土混合,最后填上心土,略高于地面成龜背形。? ?? ?? ?? ?? ?? ?? ?? ??? 整地、整畦、施肥必須在 入冬前完成,以便對翻耕及挖溝翻上來的土塊經冬季冰凍后自然氧化,從而達到腐熟基肥、殺蟲、松土、肥土的目的。 2.2??栽植 2.2.1種苗選擇:南方地區(qū)種植葡萄時苗木要選擇抗?jié)?、抗病等綜合抗性、豐產性好的種苗。 2.2.2栽植時間:種植春植為宜,以2月份氣溫回升至萌芽前半個月栽植這佳,最遲不超過3月中旬。如遇天氣干旱,可適當延遲。 2.2.3栽植密度:一般采用密植法,行株距采取先密后稀的原則定植,以確保早期豐產。其行距為260~280cm,株距80~100cm,畝栽250~300株。盛產后保留250株左右較為適宜。 2.2.4苗木整理:定植前要對種苗進行修剪整理,除去霉爛根系,修剪過長枝條,在嫁接口以上保留3~4個芽。如苗木從外地引進或貯藏過一段時間,苗木取出后用清水浸12小時以早時間后再種(如砂藏時砂較濕或種值時土壤較濕,可以不浸,一般以浸為好),有利于萌芽整齊。 2.2.5栽植方法:按標記挖穴配苗,到2月下旬后再次整畦,整畦時把邊上和面上較疏松的土往中間耙成龜背形,以推高有效土層,然后再開穴種植,在種植穴內再施入10公斤/畝的鈣鎂磷肥(注意不能施過磷酸鈣),苗木栽植前最好再用海綠肥等微肥與殺菌、殺蟲劑混合液浸根后再栽植入土。栽植最好選擇在陰天或雨后天氣,栽植時,將苗木的根頸稍低于地表,把根系理直舒展于穴內培土至苗木的1/2~1/3時,輕輕提苗,使嫁接苗的接口高出地表,地表下只留8~10cm的株條,然后填土踏實,并澆透水。要注意,苗木絕對不能種得過深,過深容易造成樹苗缺氧而產生僵苗、死苗。雨后要及時覆蓋薄膜進行保溫、保濕,促進萌芽。 3??葡萄栽植后的管理 3.1抹芽: 萌芽后留二個較壯的芽。當新梢長至20cm時,壯芽任其繼續(xù)生長,另一個相對較弱的枝條及時摘心(這一枝條主要用作預備,如延長梢被風吹折后要用來繼續(xù)延長,一般反復摘心,不使其延長)。其余芽眼盡快抹除,以求集中養(yǎng)分。 3.2摘心: 3.2.1延長梢摘心:新梢延長梢長至12葉時(可根據(jù)架式而定,?一般延長至離地面80cm-90cm的第一根鋼絞底線下方)摘心,摘心后夏芽(副梢)萌發(fā),頂端根據(jù)長勢(摘心時嫩梢呈彎溝狀長勢強,呈筆直狀長勢弱)留2~4個副梢。長勢強,留4根副梢;長勢弱或一般,留2~3根副梢,副梢留上不留下。 3.2.2第二次以后摘心:當副梢長至6葉時進行第二次摘心,以后每長至4葉摘心一次,直至9月每長至2葉即可摘心,以利養(yǎng)分積累。 3.2.3要注意交替摘心:不要一次抹盡,留有生長點,以免冬芽萌發(fā)(特別是枝條還未成熟時)。 3.2.4夏芽的管理:對花芽較易形成的品種,如藤稔等,可不留夏芽,全部抹除。對樹勢較強的歐亞種或冬芽易萌發(fā)的品種,如“美人指”等夏芽留2葉絕后摘心。這樣,可不使冬芽萌發(fā),又有利于花芽分化。 3.3肥、水管理 3.3.1促根肥:4葉展開后,開始施肥澆水,每擔(50千克水)用尿素50~100克拌入30%的糞清水中澆施2~3次,也可趁下雨之際在雨前撒施。此間因以抗旱為主,每間隔7~10天澆透水一次, 3.3.2催條肥:到4月下旬或膜下雜草已旺,可揭膜除草,每畝撒施10千克復合肥,要象播谷種一樣均勻地撒施在60cm寬左右的地面上,不能集中施在壟上,然后復草再澆水。以后每隔10-15天撒尿素5千克,在雨前或抗旱澆水前施下,每施2次尿素再穿插施一次復合肥。小苗樹片濕時不能撒施,以免沾著葉片造成肥害。 入梅后視苗木長勢可延長間隔期,如20天一次,7月以后可單施復合肥,至8月底結束施用化肥。 注意:要防止肥害的發(fā)生,肥害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是肥料集中在根部周圍,又超過根系能承受的濃度所致,請千萬注意。 3.3.3壯條肥:入秋后根據(jù)長勢可開始施10~15千克畝的普通兼價復合肥,以確保冬芽飽滿、株條成熟后過冬。 3.3.4葉面肥:結合施藥,5月底前用進口尿素0.2%,以后用磷酸二氫鉀0.2%。 3.3.5灌排水:抗旱施肥最好的辦法是灌半溝水然后澆施,在晴熱天氣,要多考慮澆水抗旱,以保持土壤濕潤。在梅雨季節(jié)或多雨天氣,要注意排水,表層土壤不能積水。 3.4冬季修剪 冬剪以混合修剪為好,長、中、短梢修剪相結合。一般生長較強的樹,可考慮其中2根較強的枝條留10芽左右,較中等的留6芽左右,較細的留2-3芽,如其中4根枝條長勢均衡,也要行中長梢修剪(二長二中),如其中一株樹長勢較強,另一株樹長勢較弱而造成空缺的,強枝可行超長梢修剪,剪口留0.8cm粗即可。 3.5病蟲管理 3月中旬后,絨球期(葉未展開)噴施200倍五氯酚鈉(一背包加1兩3錢)噴濕為止。 二葉期后開始防?。?月下旬-5月主治黑痘病,歐亞種對黑痘病抗性很差,要特別注意。一般掌握雨前或發(fā)病前用保護性殺菌劑,發(fā)病后用內吸性殺菌劑。間隔5-7天噴施一次。第一次用世高3000倍,第二次后視情況可用,雨前噴科博600倍或“大生m45”800倍,發(fā)病后或雨后用世高3000倍或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杜邦福星是防治黑痘病的特效藥,但施用次數(shù)不宜太多,且倍數(shù)不能搞錯,否則易引起藥害)。 6-7月上旬主治黑痘病、霜霉病,一般用藥要既能防治黑痘病,又能防治霜霉病的藥劑。一般發(fā)病前用科博、大生。二病都可防治,如發(fā)現(xiàn)黑痘病要用杜邦福星,如發(fā)現(xiàn)霜霉病要用杜邦克露加施寶靈或安克猛鋅或殺毒礬加施寶靈等。 出霉后可延長間隔期,一般10-15天施一次,主要防治霜霉病,褐斑?。ㄈ缬泻诙徊?,也不用特別防治)。如天氣特別好,可再延長間隔期。藥劑以科博、大生(m-45)為主,如有霜霉病可用安克猛鋅,杜邦克露加施寶靈、殺毒礬加施寶靈等。 防病至9月底結束,10月中旬氣溫降低,病害不再發(fā)生,一般不再施藥。要特別注意中午高溫時間不能施藥,以防止藥害。 3.6當年管理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 第一,肥害。施肥不當、肥料跟不上造成缺肥緩苗或造成肥害。前期澆施肥料時,一定要注意濃度。揭膜后要象秧田播谷一樣撒施,不能在根部附近集中施。要雨前施或施后及時澆水。 第二,旱澇。要注意不能干旱,也不能積水,過旱不發(fā)根或干旱枯死;過澇缺氧爛根或淹死。 第三,藥害。施藥時或葉面噴肥時要計算濃度,不能毛估。同時,還要注意天氣,中午高溫時間不能施藥,否則將造成藥害。 第四,病害。病害造成苗木停止生長或株條早期落葉。現(xiàn)在有效藥劑較多,只要規(guī)范防治,就完全能夠防治。 實踐證明,當年管理得好的樹體,效益最好的可超過盛果期果園;但如果不重視當年管理,或管理不當、技術不到位,造成枝條花芽形成差、甚至花芽不形成,就會嚴重影響豎年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因此,果農要特別重視種植當年的苗期管理。 葡萄進入成熟期的幾項工作 超藤、藤發(fā)葡萄從南到北已先后進入成熟期,根據(jù)往年的經驗,當前應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秋季管理的幾點意見 為確保“超藤”、“藤發(fā)”葡萄明年的粒大、豐產,對今年種植已經開始結果的果園,在秋季管理中特得出如下幾點意見: |
新跟帖 (共1 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