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肩毛衣編織方法,插肩毛衣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從下往上織,另一種是從上往下織。在從上往下織這款中,又有集中加針和分散加針的區(qū)別,另外還有一種隨花樣添加針的方式。
我今天講的這一例就是從上往下、集中四條路加針的方式。
以適合五到六歲的小朋友穿為例:(記住一條原則:整個領圈的針數(shù)-8針(四條筋),其余的分成三份。分別為:前占一份、后占一份、兩袖共占一份)
首先我們要起96針(以低領為例),這里的96針是這樣計算的,8針是有四個徑路,每條徑路二針,就是八針;前胸和后背是各30針,肩或袖是14針。單羅紋邊,高度大約一至二厘米就行了,小孩子不愿意穿太高領子的衣服,因為太高了領子就會纏脖子。織完后呢,再織一圈平針,再開始分針,要記住,在分好一項的針數(shù)后,要加一針。
第一行
1、先用平針織一針后就加一針,(就是衣服的斜徑);
2、再織30針后加一針,織二針后,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前胸的針數(shù),二針是斜徑的針數(shù),二針過后就是袖子了);
3、之后再織14針,加一針后,織二針,再加一針,(這里14針是右袖子的針數(shù),二針仍然是斜徑針數(shù));
4、織30針后加一針,織二針后,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后背的針數(shù),二針是斜徑的針數(shù),二針過后就是袖子了);
5、之后再織14針,加一針,織一針,全部一圈就織完了。(這里14針是左袖子的針數(shù),織的一針仍然是斜徑針數(shù),因為在1里先織了一針,所以這里只要織一針就行了)
注:這里的第4項織法是毛衣的前胸和后背是一樣高的,如果想織前面和后面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后片織得高些,請用下面的方法:再織完第4項后,再織二針,就將毛衣反過來,織反針,織回過后面的針數(shù),再織過徑后,織二針后(不包括加的針)再反過來織,反過來,是指將毛衣整體反過來,織平針。如此反復,織到袖子全部織完一圈為止。
第二行,全是平針織。
第三行,就是在徑的前面加一針,徑的后面加一針,一圈下來共加八針。
第四行,全織平針。
后面以此類推。一直織完大約二兩毛線。就可以分袖子了。
前胸和后背的織法,如果想織得不同,這是根據(jù)人身體的不同來決定的,因為人的后背是高一些,如果織成一樣不是不能穿,只是穿上后,后背頂上有些空。
具體的織法:在這里,我建議大家開始用五根針編織,那樣好分清楚前胸、袖子、后背等在分的時候,最好把徑也分在一根針子上,也就是說,前胸包括第一徑路一針加上前胸的針數(shù)再加上一針徑,后面以此類推。第一行,在4條徑的兩邊各加一針;先織下針,首先要織完前胸那塊32針,再織完一只袖子的針數(shù)16針,接著織完后背的針數(shù)32針,再織最后一個袖子的前二針,不包括徑的針數(shù)在內(nèi),如果要加上的話那就要在最后的袖子上織四針,第一針是徑路,第二針是加一針、第三、四針是袖子真正的真數(shù)。把毛衣反過來,織反針,往回織(為什么要織反針,將毛衣反過不了,在正面看時,都是平針)。往回織時,第一針挑起來,織完三針后就是袖子那塊織完了;接著將后背那塊也織完,后背的織數(shù)是32針,再織那一個袖子的4針;再將毛衣反過來,就是開始織平針,遇到有徑的地方還是要加針,也是如此,第一針挑起,織二針后,加一針,再織徑一針,換另一根針子的針數(shù)了,先織完一針后,加一針,再織30針,再加一針,再織徑路針,這就是后背的針數(shù)了,再往前織一針(徑路),加一針,織五針后,又將毛衣翻過來織,織反針,如此類推,直到織到平針時,將最后邊那個袖子的針數(shù)全部織完為止。以后就可以全部織平針了,也就是第三行開始。。。
評論 (共0條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