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織人生 時間:2016-06-24 02:22 閱讀:12740 標(biāo)簽: 楊絳先生 最長壽的織女
編織最美人生的先生
——最長壽的織女,楊絳先生
(編織人生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這是文壇老人楊絳先生利用一根筆桿、兩根棒針、一根毛線編織出的人生寫照。
“最才的女,最賢的妻”
楊絳,本名楊季康,是我國著名的女作家、文學(xué)翻譯家,錢鐘書之妻,也是105歲的編織手工者。
楊絳先生穿著自己親手編織的藍(lán)色家常毛衣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是錢鐘書對其妻為他織毛衣的贊賞和珍愛。記得曾看過一篇報道,女記者戴著一條圍巾去楊絳先生家,沒想到楊先生竟一眼看出了圍巾的織法,原來,錢鍾書先生和其女兒錢瑗的很多毛衣和圍巾都是楊先生自己織的。楊絳先生對錢鐘書的照顧是半母半妻式的,這一點錢鐘書也是承認(rèn)的。
楊絳先生和錢鐘書
楊絳先生原先就是個閑不住的人,她說在最閑的時候,也總是一面看書,一面織毛衣,把雙手練成自動化機(jī)器。到后來二戰(zhàn)爆發(fā),日軍侵華,楊絳的父親、姑母被日軍射殺。楊絳回國,開始步入劇壇,創(chuàng)作劇本的同時,還一面教課,一面充當(dāng)灶下婢,一面創(chuàng)作,一面又織毛衣。
楊絳先生為先生編織的毛衣
在錢鐘書眼里楊絳是無所不能的人。生活中的錢鐘書笨拙,書呆子氣十足,楊絳體貼關(guān)愛,并用她的幽默把這一切智慧化了。她對錢鐘書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不要緊”。臺燈弄壞了,“不要緊”;墨水打翻了,“不要緊”。楊絳的“不要緊”伴隨了錢鐘書的一生。她對愛情的詮釋不是Iloveyou,而是Ido,Ibe。有一次,楊絳要捐掉她為錢鐘書織的一件毛衣,錢鐘書卻抱住不放,說:“慈母手中線?!睂τ趶男∷贸龅腻X鐘書而言,這樣的愛情該值得何等珍愛。
“慈母手中線”
在百歲之際寫下的散文集里,她說,自己一輩子“這也忍、那也忍”,無非是為了保持“內(nèi)心的自由,內(nèi)心的平靜”。而其夫錢鍾書用這樣一句話評價妻子:“最才的女,最賢的妻。”她絕無僅有地結(jié)合了各不相容的三個角色:妻子、情人、朋友。
淡泊寧靜,簡樸低調(diào)
“如要鍛煉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yǎng)成堅忍的性格。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休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xì),香得愈濃烈?!?/p>
正如她說的這段話,讀懂了生活的真諦。
楊絳是智者,這種智慧與修養(yǎng)反映在她的婚姻生活中分外精彩。她出身名門,是滿腦子西方文學(xué)經(jīng)典的MissYang,是家世豐厚、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四小姐”,卻在婚姻生活中默默地學(xué)做一切大家庭中兒媳婦所擔(dān)負(fù)的瑣務(wù),敬老撫幼,諸事忍讓。尤其是戰(zhàn)爭時期動蕩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大家閨秀降為“灶下婢”,盡管十分勞累辛苦,臉上總笑瞇瞇的,沒有絲毫委屈怨尤的表情,還在灶旁爐邊完成她的劇作。
楊絳先生在新年里也會穿著幾年前親家母送給她的毛衣,袖子補(bǔ)了很多補(bǔ)丁,儉樸卻也整潔。
我們仨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場景,就是遇見你?!?/p>
“鐘書曾逗阿瑗玩,說《圍城》里有個丑孩子,就是她。阿瑗信以為真,卻也并不計較。他寫了一個開頭的《百合心》里,有個女孩子穿一件紫紅毛衣,鐘書告訴阿瑗那是個最討厭的孩子,也就是她?!被蛟S是對楊絳織的毛衣特別珍愛,劇本設(shè)定的角色都會有毛衣的影子。
后來女兒的去世,錢先生身穿中山裝,里面是楊絳親手織的毛衣毛褲,阿媛為爸爸做的一條厚褲,楊先生是想讓她和女兒的愛及綿綿深情永遠(yuǎn)陪伴他。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yuǎn)。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未,鐘書去世。二零一六年五月,楊絳辭世。幽然去天堂里實現(xiàn)“我們仨”的相聚。
不斷成長,堅持下去的力量
“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是的,正是因為現(xiàn)實的粗鄙,時代的浮躁,讓楊絳先生的那份厚重與從容,顯得那么彌足珍貴。為愛人為女兒編織毛衣,是因為女人的心,是妻子對丈夫、母親對兒女的深情厚意。
編織,念記于心,正如楊絳的存在,會感覺心底踏實,會覺得浮躁的生活里終究還是有一些能夠定海的神針,讓這個躁動的世界里,安放壓在心靈最底部的那一點點踏實安穩(wěn)感。
作別楊絳的優(yōu)雅,那個離我們很近卻又很遠(yuǎn)的老人:“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shù);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zhǔn)備走了?!?/p>